苏颂纪念馆
2020-0717

新仪象法要

image.png

《新仪象法要》是我国宋代大科学家苏颂为其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而编写的仪器构造及使用说明书。全书共三卷,书首列有“进状”一篇,上卷自“浑仪”至“水趺”共十七图,中卷自“浑象”至“冬至晓中星图”共十八图,下卷自“仪象台”至“浑仪圭表”共二十五图。

《进仪象状》讲述制造水运仪象台的始末和参加设计制作的人员,详细回顾了水运浑象从张衡开创以来历经唐一行、梁令瓒及宋张思训等人的改进,指出苏颂、韩公廉制仪象台的创新之处,是一篇水运浑象史。

image.pngimage.png

正文大量配图辅以文字介绍了水运仪象台总体和各部结构,各结构图采用透视和示意的画法,并标注了名称来描绘机件。通过复原研究,证明这些图的一点一线都有根据,与书中所记尺寸数字准确相符。

卷上介绍浑仪各种结构,分别讲各零部件的名称、尺寸、作用,有图十七种。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卷中分零部件逐件介绍浑象的外形、结构。除结构图外,另有星图五种,四时昏晓中星图九种。5幅星图分成两个系统,一是以北极为中心的紫微宫星图,配之赤道带的横图,对于北半球的观测者来说,北极区和赤道区都比较明晰;二是以赤道为分界的南北两天球星图,这种图克服了我国传统的盖天式星图的缺点,使南天诸星的位置失真不大,但由于南极区在北半球看不到,故图上空白,这在我国古星图中是首次出现。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卷下则介绍了水运仪象台总体、台内各原动及传动机械、报时机构等,有图二十五种,附别本作法图四种。报时系统能灵巧地报时,以钟、鼓、铃三种音响表示时刻,还有木人持牌显示时刻,主要利用了各种齿轮传动装置。动力部分是漏壶。为了控制漏水的动力使仪象匀速转动,发明了卡子,即擒纵器,是现代机械钟表的关键部件。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新仪象法要》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古代科技著作。这部不足三万字的著作,记下了中华民族古代的许多光辉成果,其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机械钟表的锚状擒纵器;它记录的游仪窥管随天体运动,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机械——转仪钟的雏型;它记录的水运仪象台观测室活动屋板,是现代天文台圆顶的祖先。此外,此书还为我们留下天文仪器和机械传动的全图、分图、零件图五十多幅,绘制机械零配件一百五十多种,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纸。正是由于这些图纸保存至今,现代学者才得以进行研究,王振铎、李约瑟才分别复原出水运仪象台。《新仪象法要》中的“苏颂星图”也是一项重要的天文学成就,它是存于国内的最早的全天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