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谭训
《魏公谭训》是宋代苏象先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著名的家训著作。其主要内容是苏象先记录其祖父苏颂的一些言行事迹,凡师友文章、吏治仕宦、亲族家世、国故朝章和日常生活的琐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对后人研究苏颂家族的家教家风及有关的宋代历史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内容
《魏公谭训》分10卷。第一卷国论、国政;第二卷家世;第三卷家学、家训、行己;第五卷前言、政事。这四卷核心思想都是谈人的道德修养,大者要忠君爱国,为民谋利;中者要敦亲睦族,孝悌传家;小者要勤劳节俭,克已奉公。第四卷是文学、诗歌,也涉及人际交往与道德观念。所以,《魏公谭训》全书与道德有关。第六卷亲族、外姻、师友、知人;第七卷善言、鉴裁、游从、荐举。这两卷论述的是人际关系,也是从不同角度谈人的道德修养,如何孝敬尊长,如何周济贫寒,如何善侍师友等等。第八卷恬淡、器玩、饮膳;第九卷道释、神祠、疾医、卜相;第十卷杂事。第八卷是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既要“行完学富,大节无亏”。又要“事事严谨,终生不怠”。第九卷是讨论道教、佛教、鬼神和卜相,展示了苏颂对宗教的各种意见。第十卷名为杂事,也多涉及道德,如退休后如何对待皇室的优宠,如何对待僚友的丧事和祭文;孙赐开酒店致富,对客人忠信不欺,要子孙向孙赐学习。
二、意义
作为一部历史笔记,《魏公谭训》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一方面可以对《宋史》有关内容起到参证补充作用,另一方面书中保存的许多宋人的诗词文章片段,对宋代文学的辑佚和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书中涉及大量宋代历史事实,如朝章典故、宋辽关系、风俗习惯等,成为研究宋代政治、经济、外交、社会风俗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作为家训文献的一种,《魏公谭训》记录了苏颂家庭教育的一些重要方面,譬如重视读书学习、注重道德教育、强调中庸之道等,这些对其子弟的成长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研究他的家训,可以发现他父亲苏绅让他做的科技练习题,表明苏颂幼年时所受的科技教育是他成为科学家的重要原因。宋代福建同安苏氏家族出现五世十人登科的盛况并非偶然现象,这与苏氏家族非常重视提供良好的科考环境和学习方法的科举教育不可分离。文学和天文历法学作为家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苏氏家族重视培养文学创作能力的文学教育,与对科学的热爱所采取的科技教育关系密切。而安邦匡朝、忠君爱民与父母在世尽职赡养、父母过世则尽丧礼的道德教育,对苏氏家族忠、孝家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颂的家庭教育思想及方式就是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